試論青少年音樂美感的建立
- 人氣:403
- 收藏:0
- 發(fā)布時間:2023-03-27 16:28:11
內容摘要:本文論述了青少年音樂美感建立的過程,提出了區(qū)劃良莠、由淺入深、比較欣賞、理論分析、聯(lián)想想象五個步驟,并指出高層次音樂美是建立在音樂的耳朵(高敏銳的音樂聽覺)與音樂的大腦(豐富的音樂想象力)密切協(xié)作之上。
關 鍵 詞:音樂 美感 耳朵 大腦
音樂是用音響來表現(xiàn)人們的內心細膩情感的藝術。音樂音響通過人耳刺激大腦,直接作用于聽者的情緒,因而人耳對音樂音響的接受能力便是音樂欣賞者需要培養(yǎng)的。當然,一個音樂鑒賞行家少不了父母賦予的一副善于辨音的耳朵,但即使是一副異常靈敏的耳朵,它對于瞬息萬變的各種音高、音色、音質、音量的感受力,以及對復雜音響組合形式微妙效果的敏銳聽覺,都只有在刻苦的音樂欣賞訓練中才能趨于完善,才能有形成上述辨別力的“音樂的耳朵”。然而一個人僅有“音樂的耳朵還不能成為高水平的音樂鑒賞家,還不能說已具備了高層次的音樂審美感,還需要一個善于進行音樂形象思維的大腦,去浮想聯(lián)翩,去探尋、領悟和再造一個音樂的神妙境地。所以人們常說,音樂創(chuàng)造了音樂的耳朵也創(chuàng)造了音樂的大腦。正如馬克思所說:“如果你想欣賞藝術,你必須成為一個在藝術上有修養(yǎng)的人”。“藝術的對象創(chuàng)造了懂得藝術和能夠欣賞美的大眾”。①
一、區(qū)劃良莠
音樂欣賞與其他藝術欣賞一樣,有高低之分、良莠之別。對于青少年來說,音樂欣賞中的良莠之別更為重要,它既是抵制靡靡之音污染的手段,也是建立正確音樂審美感的起點。資料表明:情調萎靡的音樂對青少年具有相當?shù)奈?,足以腐蝕他們的心靈。譬如在一個勞教所里,50名18歲以下的少年犯中,竟有37人最初墮入犯罪的原因是來自不健康歌曲的誘惑。當前不少青少年音樂欣賞活動尚處于盲目和被動的狀態(tài),聽、學音樂僅為了自娛自樂,多沒有更高的目的和追求,多以音樂流行的程度來衡量音樂的好壞,更有人想在音樂中尋求某種刺激,作為情感發(fā)泄的媒介。音樂審美的無知往往成為有害音樂乘虛而入的條件。在音樂欣賞中如何防止低級、庸俗的音樂侵入,培養(yǎng)人耳最基本的鑒別能力呢?筆者認為,首先應該在主觀上有意識地去抵制、區(qū)劃那些明顯不健康的音樂??上葟囊魳分械姆且魳芬蛩厝胧帧"诟柙~色情挑逗、荒淫放蕩、庸俗不堪,或陳詞濫調是容易識別的;黃色的、頹廢的器樂曲標題也不難辨認。然而不少青少年對歌詞良莠無所謂,不予區(qū)劃,認為音樂欣賞純屬娛樂消遣,無需天驚小怪,錯把腐朽當成了神奇,誤把糟粕當成了精華。除文字外,音樂本身也有良莠之別,有些歌曲常與動蕩、誘惑性的節(jié)奏相聯(lián)系,過量地使用滑音增加了輕佻和撩逗的效果。在樂隊伴奏中,小號、薩克斯管的大幅度的波浪式顫音進行和大氣息的強弱對比,以及機械式的、刺激性的節(jié)奏、高強音響、瘋狂的打擊樂,使人感官沉溺于強烈的刺激之中,若長期沉湎其中,人的意志容易錯亂或消沉,由此帶來的是多愁傷感、醉生夢死或瘋狂的情緒波動,對青少年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音樂是一門非常感性化的表演藝術,音樂表演上的頹廢和墮落貶低和丑化了音樂,特別是一些不健康的音樂內容在潛移默化中對青少年心靈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和侵蝕。有些藝人表演矯揉造作,歌聲嗲聲嗲氣;另一極端是用不加修飾的喊唱和嘶叫的沙啞聲來表現(xiàn)音樂藝術。這兩種音樂表演使音樂的社會功能和樂教價值降到了極低點。因而,音樂表演的分寸感也是區(qū)劃良莠的標尺。當前有害音樂往往詞、樂、形三位一體,綜合作用于青少年,其誘惑力相當可怕。有些歌曲從歌名上已見一斑,如《瘋狂的周末》《性感系列》《濟公戲嫦娥》《僧尼浪漫曲》《小尼姑做了一個夢》《豬八戒戲嫦娥》等等。在高科技的今天,這些歌曲很快成為商品在市場上流動。音響商和詞曲作者為了逐利,見利忘德,以商品價值代替了藝術價值,甚至把人本能的欲望和潛意識層次中的動物性沖動作為作品的主要內容,致使多年絕跡的靡靡之歌陳渣泛起,粗俗不堪的作品屢禁不止。長此以往,就會重蹈美國20世紀50年代由于搖擺樂而出現(xiàn)“垮了的一代”的覆轍,而造成難以估量的后果。所以說,青少年音樂美感的建立最重要的是區(qū)分良莠,改變在音樂欣賞,尤其在歌曲欣賞中認丑為美的低級音樂審美觀。